晨曦微露,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的穹顶玻璃映照着跃动的“志愿红”,30余名佩戴党徽的“物业红管家”手持垃圾夹穿梭在广场绿篱间。党员先锋队队长林建俯身拾起卡在砖缝的烟蒂,身后展板上“中国网络文明大会”的标识与跃动的志愿红交相辉映。“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,这里将迎接全国嘉宾,每个细节都是城市名片!”他抹去额角汗珠说道。
小中见大彰显为民情怀
十公里外的天鹅湖畔小区,上演着温情一幕。“阿姨,垃圾可以换零花钱!”近日,党支部设立的“垃圾分类公益市集”前排起长队。老党员李长发接过居民王大爷递来的废纸箱,扫码录入环保账户,智能终端即刻显示:“本次减碳0.8kg,累计积分可微信提现”。不远处,党员突击队将横七竖八的电动车归位,车头齐刷刷对准新划的“文明线”,如同受检的士兵。
志愿行动精绣城市文明
两次志愿行动中,一抹抹“党建红”点亮城市精细治理微光。据统计,滨湖会展中心项目团队三日清理死角垃圾15吨,地毯式排查187个消防栓;天鹅湖小区投放智能回收箱8组,旧物循环利用率提升40%;组建“志愿宣导岗”,让垃圾分类从“物业事”变成“家家事”。
红色基因铸就美好生活
从会展中心的“厘米级”保洁到小区里的“手把手”教学,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改变,都源于支部墙上的那张责任清单——党员牵头包片、先锋岗清理楼道、志愿者定点值守,把城市管理的大命题拆解成了捡一片垃圾、摆一辆单车、教一次分类的具体行动。精细化管理不是口号,是党员先弯下的腰,是群众跟着学的手,是我们共同织就的城市文明网。